“咚咚咚!”清脆的敲门声在楼道间跳跃,一抹抹鲜艳的红领巾映亮了社区的门扉。近日,温州市“红领巾学院”雷锋志愿团的145名少先队员化身“文明小信使”,携手57名大学生志愿者,带着热情与创意走进江都社区和绿园社区。他们用童真的语言传递知识,用青春的脚步丈量责任,将垃圾分类、反诈宣传化作生动的“敲门行动”,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用稚嫩双手为城市写下温暖的注脚。
01
“阿婆,鱼骨头是易腐垃圾,塑料袋要放其他垃圾桶!”在绿园社区榕树亭下,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用温州话耐心讲解。这支“方言小分队创新推出“分类儿歌大闯关”等趣味游戏,为社区老人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孩子们挨家走访沿街商铺,送上印有四色标识的收纳盒,帮助餐饮店实现'前厅分类提醒,后厨精准投放'。看着稚嫩的少先队员踮脚帮便利店调整分类桶位置,店主陈先生感慨:“小朋友当老师,我们大人更要做好榜样!”此次活动共发放500余份图文手册,覆盖社区80%老年住户。
02
“叔叔,陌生链接不能点,验证码就像家门钥匙,千万保管好!”在江都社区高层住宅区,少先队员们化身'反诈小卫士',与大学生志愿者组成'1+1宣讲组'。他们带着自编的《防诈三句半》和真实案例视频:为独居老人演示'假冒客服退款'话术,给年轻租客剖析'刷单返利'陷阱。
03
参与“红领巾来敲门”志愿服务活动,我收获满满。起初,我又紧张又害羞,可当我鼓起勇气敲响第一扇门,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时,看到他们认真倾听,还连连夸赞,我一下就不紧张了。一家家走访,一次次交流,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清晰表达。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会勇敢与陌生人沟通,更让我懂得帮助他人的快乐。我意识到,自己也能为城市安全出份力,以后我还要参加更多志愿服务,争当先锋!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入户宣传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当我拿着宣传资料,跟随大学生志愿者们步入楼道、敲响居民家的门时,内心满是兴奋。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还让我明白,每个人的小小行动,都能为保护家园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在今后,我还会继续做一颗环保小种子,播撒绿色知识,希望家乡能天更蓝、水更清。
我通过参加“红领巾来敲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的活动,让我明白真正的环保不是高喊口号,而是耐心去解释什么是干垃圾,如何分类,怎么说才能被居民接纳。作为这次活动的参与者,也让我体会社区工作人员的不容易,如果把这颗“绿色的种子”种到每个人的心中,那么改变环境的力量就是巨大的,我愿意为环保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与“红领巾来敲门”活动,我深感意义非凡。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是送去了小礼品,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为社区居民宣传了防诈骗的小知识。看着那些叔叔阿姨们认真聆听的神情,我意识到,我们的行动正在为他们筑起一道防范诈骗的坚固防线。经过此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用爱心去温暖他人,自己也会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满足。未来,我将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贡献一份爱心。
参与这次垃圾分类的红领巾来敲门公益活动,让我感触颇深。起初,怀揣着一丝志忑去敲响那些店门,担心会被拒绝。但当我开口介绍垃圾分类知识时,大部分店主都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与耐心。记得有位服装店老板娘,放下手中忙碌的活,认真聆听。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知识传递带来的力量,这份满足感无与伦比,也坚定了我继续投身公益的决心。
校审:陈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