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宫协七届二次理事会 · 九江市青少年宫交流发言
最新动态
?中国宫协七届二次理事会 · 九江市青少年宫交流发言
2025-03-118

打破围墙  打造“教联体”

让优质教育资源的阳光照亮更多孩子
九江市青少年宫主任  霍标

在“双减”政策深入实施与教育强国战略并进的背景下,九江市青少年宫以“破墙”为笔,绘制校外教育新蓝图,致力于提升教育服务质效,让优质教育资源的阳光照亮更多的孩子。
一、打破思维围墙:以新思维引领新发展
在倡导个性化教育和全人教育的今天,青少年宫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青少年的兴趣培养、校外教育是刚需;广大学生及家长对校外教育的青睐和期待,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艺术教育、学科培训等范畴,向课外、校外的文化生活、实践体验、综合能力提升延伸。我们能否破茧成蝶,闯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拥抱优质教育资源?
《行动计划》重塑定位。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宫班子也迎来了新老交替。新班子上任后,适时出台了《新时代九江市青少年宫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确立“三不变”原则:服务困境儿童主体不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不变、公益服务主导不变。凭借智能化的“第二课堂”与“流动少年宫”等五大平台,我们构建了辐射20万青少年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旨在实现发展格局的跃升、服务能力的增强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双减”驱动二次升级。2021 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校外学科类培训相继被限制禁止,“孩子课后学习去向”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促使家长转向青少年宫,为青少年宫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亟需应对的挑战。在完成第一个五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我宫适时出台了《九江市青少年宫固本兴新五年行动计划(2024—2029年)》,制定了“一年固本兴新,构建体系;三年提升能力,强化基础;五年树立品牌,引领发展”的阶段性路线图,加快建设九江市青少年宫新发展阶段高质量校外教育体系的总体思路。我们依托“三维一体”构建新发展阶段育人育才体系,运用“三色共绘”提升育人育才效能,以思路之变,带动发展之变。
二、打破教育围墙:以新举措打造“教联体”
尽管“双减”政策要求青少年宫发挥更大作用,但其发展面临课程服务窄化、师资培养受限、教育质量不稳定、平台整合不到位等挑战,青少年宫正积极应对挑战,通过丰富课程内容、深化与学校的合作、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等措施。为此,我宫积极践行“宫社合作”理念,携手名校、携手行业协会、携手专业平台,以“融组织+融队伍+融阵地+融活动”的方式倾力打造“宫校携手+宫协联动”的全新模式,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加速构建“资源高效整合、力量充分动员、阵地充分利用、作用充分发挥”的校外“教联体”,从而有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助力。
倡建“许德珩青少年委员会”。在我宫的积极倡议下,携手许德珩研究会、江西省九江一中及九三学社濂溪支社,共同创建了这一委员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思想建设研究中心主任、许德珩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德珩之孙许进专门莅临成立现场并揭牌。我宫与许德珩研究会合作,创新开发了沉浸式思政课,并成功构建了“红色教育矩阵”,通过举办“五月之歌”许德珩诗歌专场朗诵会、许德珩爱国主义精神研讨会、许德珩爱国主义精神百校宣讲会,引导青少年进一步了解许德珩事迹、学习许德珩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人民政协网》《江西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网站对以上活动进行了报道。
首建“青少年法学院”。我宫联合九江市律师协会组建了江西省首家“青少年法学院”。我们首创“法律援助+普法教育”双轨模式,我们挂牌成立了‘九江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并启动了‘法援护苗·团助成长’专项行动,同时发布了《九江市青少年学法用法倡议书》。仅成立半年,我们就已深入都昌、德安等县的多所乡村学校,惠及学生人数逾千。2024年6月28日,在我们的指导和支持下,都昌县成功设立了首家县级‘青少年法学院’,我们联合都昌团县委、九江市律师协会,创新性地开展了法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创建工作,旨在引导法务辅导员以辅导员的身份,通过志愿者的形式,为青少年提供兼具广泛性和针对性的普法教育、释法答疑、心理疏导等与法律相关的公益服务。《江西改革工作简讯》《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江西政法网》《江西法制网》《新法治报》等多家媒体对“青少年法学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进行了详细报道。
三、打破城乡围墙:用心呵护提升幸福“质感”
公平、优质的教育生态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宫通过公益课程和多元服务,降低教育参与门槛,满足学生、家长的多样化需求,让千家万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通过公益项目推动教育资源下沉和精准化服务的方式,用教育公平和教育帮扶的温度,让千家万户体会到稳稳当当的幸福。
在“慧”字上下功夫。立足群众办事便捷化、智能化服务需求,我宫推出了集报名、活动参与、在线支付、电子发票及日常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青少年宫数字化平台,构建了‘线下全面覆盖、线上随时响应’的第二课堂服务体系,为群众报名缴费增添‘智慧’动力,显著提升家长的便捷体验与满意度。
在“惠”字上再发力。为更好服务“双减”深入推进,我们新增了街舞、乒乓球、花样跳绳等多样化课程,学期课程总数已增至150余门,实现了20%的同比增长。我们依据各学科特点,对专业教室实施定制化改造,显著优化了教学硬件设施。此外,所有课程价格均低于市场价20%以上,确保了在“公益性、普惠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孩子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面向乡村教育,我宫通过“流动少年宫”,直接将优质教育资源送达农村学校,满足乡村孩子对多元化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推进校外教育城乡一体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还通过捐赠学习用品、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农村困难青少年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面向社区困境群体,我宫实施好“圆梦公益课堂”帮扶计划,通过减免学费,精准覆盖困境群体,让困境儿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我们还精心策划并推出了爱心夏令营与冬令营项目,持续不断地为全市困境青少年送去温暖与关怀,全心全意地引领他们参与多彩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细心感悟成长的每一步,从而为我市困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之路保驾护航。为提升第二课堂品质效率,我宫精心策划系列配套活动,包括少儿书画展览、乒乓球比赛、亲子跳绳活动、象棋与围棋对弈、创意搭建大赛,以及舞蹈、语言、音乐等领域的专项展演,旨在深度融合教学与实践,为孩子们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天地,搭建多元化成长体验的舞台。

图片



供稿:宫协秘书处
编辑:田   洋
校对:周   淼

校审:陈立红

图片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