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主题活动】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五育融合 提升心动力”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实施指引
最新动态
【主题活动】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五育融合 提升心动力”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实施指引
2025-04-022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基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写进2025政府工作报告。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精神要求,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发起实施“五育融合 提升‘心’动力”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请各地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营地、12355服务台、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

活动主题

五育融合 提升“心”动力
活动时间
自2025年开始,长期实施

主要内容

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心”动力为目标,征集各单位“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项目。

1. 以德育心。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思政工作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突出新时代内涵,强化少年儿童精神素养培育。
2. 以智慧心。将心理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育记忆、思维、创造、想象等能力为目标,采用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多元化方法,充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以及学习力、创新力、团队协作能力。
3. 以体强心。聚焦“小豆芽”、“小眼镜”、“小胖墩”、“小焦虑”等问题,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帮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服务青少年爱上运动、健康成长。
4. 以美润心。以美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文化自信,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作用,教会孩子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5. 以劳健心。以形式多样的农耕体验、工艺制作、技术体验、志愿体验等,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珍惜劳动成果和幸福生活。
实施安排

1. 活动报送(4月30日前)

拟实施单位填写《“五育融合 提升心动力”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计划表》,以及《“五育融合 提升心动力”心理健康月青少年主题活动申报表》(自选申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推荐表》(自选申报),发送至主办单位指定邮箱。

2. 重要节点联动实施(5月至6月)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旨在呼吁人们关注心理健康。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将联合各地实施单位,结合“5·25”“六一儿童节”等节点,联动开展“五育融合 提升心动力”青少年心理集市主题活动。组织单位根据自身特点,按照报备的方案自行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安全。活动时应紧紧围绕主题,加强示范带动,尊重少年儿童主体,杜绝形式主义,注重务求实效。 

3. 常态化实施推进(贯穿全年)

在学校层面,鼓励面向师生、家长开展自我效能感提升、心理韧性、成长型思维、人际/亲子关系、心理减压等团体训练和体验式活动。
在校外层面,鼓励充分利用社区活动空间、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营地、少儿阅读空间等校外活动场所,以社区成长营、流动青少年宫、12355公益宣讲帮扶等活动,将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融合于科技、绘画、情景戏剧、音乐、阅读、手工、志愿服务等各种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乡村学校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4.成果交流总结和宣传

各组织单位及时将活动中有特色的内容、生动感人的故事、活动成果发送主办单位。中少中心视情况将通过阶段性总结、示范点调研交流、推荐突出典型等多种方式,对各组织单位活动成果进行上报和交流展示。

本项目是纯公益活动,不向关爱对象收取任何费用。所需经费可由各参与单位通过多种方式自筹。各单位可以争取当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争取项目资金。主办单位也将积极筹集资金、师资和相关物资,支持各单位活动开展。

活动支持
1.培训支持。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为参与单位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服务名额,通过培训考核者颁发“心理健康辅导员”能力等级证书。
2.专家库支持。欢迎各组织单位积极推荐本单位或本系统相关专业工作者,经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遴选核定后,将纳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库”,择优推荐至共青团12355岗位。

3.鼓励和宣传支持。主办单位将向活动组织单位和参与服务工作者发放“五育融合 提升心动力”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证书。向活动策划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组织严密安全、资料报送及时、标准高的单位颁发荣誉纪念证书。各组织单位报送的课例,择优纳入中少中心心理健康辅导实践课例库,向全国宣传推广。活动成果同时将推荐至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报等团属媒体、中央媒体、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

联系方式

有意向的组织单位,请在4月30日前填写相关材料,发送至以下邮箱。

联系人:赵文

联系电话:(010)67010191

邮箱:xinli@china61.org.cn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包

供稿: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
编辑:田   洋
校对:周   淼
校审:陈立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