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主题活动】邛崃市青少年宫参加?“关爱未来·携手同行”公益慈善成果展示
最新动态
【主题活动】邛崃市青少年宫参加?“关爱未来·携手同行”公益慈善成果展示
2025-04-022

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

“关爱未来·携手同行”

公益慈善成果展示

2024年度表彰大会

为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激励更多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公益慈善事业中来,3月26日,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召开“关爱未来·携手同行”公益慈善成果展示暨2024年度表彰大会。市关工委执行主任王忠林、常务副主任谢志迪,副主任兼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廖励为获得荣誉的47个单位、79名个人颁奖。基金会理事、监事成员单位,四川天府新区等11个区(市)县关工委,荣获公益慈善先进单位、优秀工作者代表100余人参加,邛崃市关工委作为区市(县)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邛崃市青少年宫作为受资助单位代表参加活动并发言。

会上,成都市关工委执行主任王忠林代表市关工委对基金会理监事成员单位、区(市)县关工委以及热心公益的社会各界爱心企业长期以来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获得荣誉的单位、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基金会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王忠林


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谢志迪


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理事长 廖励


邛崃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李怀忠


邛崃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李怀忠在交流发言中提到,自 2019 年邛崃关爱基金成立以来,在得到邛崃市委市政府重视,成都市关工委与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指导,以及爱心企业和人士支持下,超 20 个关爱项目落地邛崃,极大改善了当地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仅 2024 年,就有 6 个项目落地,总共投入资金 130 万元,这些项目不仅优化了少年儿童成长学习环境,也助力了乡村振兴,赢得各界赞誉。对此,邛崃市关工委以及受资助的单位心怀感激、倍加珍惜。

2025年,邛崃市关工委将围绕关心下一代事业,多管齐下优化关爱基金项目体系。一方面,做好项目申报、论证、评估,贴合邛崃实际与青少年需求,推动项目落地,释放基金更大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健全捐赠设备管理机制,明确专人负责,让设施设备充分发挥作用。此外,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正能量,广泛动员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持续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走深走实,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直以来,邛崃市关工委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以邛崃关爱基金成立为契机,以关爱项目实施为少年儿童办实事、解难事为抓手,在关爱资金使用,项目申报、实施、验收上,加强领导、精细筹划、严格组织实施,让落地落实在邛崃的关爱项目惠农广大青少年。特别是2023年9月,在邛崃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邛崃市关工委的积极争取,由成都市关工委、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主办,成都伊藤洋华堂公司大力支持,邛崃市青少年宫承办的邛崃市道佐小学 “流动少年宫” 项目正式落地,经过三学期的实施,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

项目采用 “定时间、定课程、定关爱对象”的“三定” 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舞蹈、美术、合唱、篮球四门艺体课程,项目周期长达三年。此外,通过组建舞蹈队、合唱队和篮球队,构建起常态化的帮扶机制,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的持续输入。在各方力量的积极推动下,青少年宫的教师们深刻感受到这份事业背后承载的厚重期望,将这份大爱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对支教教师而言,“流动少年宫”给予了他们快速成长的机会,收获了宝贵的教育智慧与深厚的教育情怀;对道佐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流动少年宫”无疑是一座 “欢乐制造厂”,带来数不尽新奇有趣的体验;更是一座 “能量充电站”,通过丰富多元的课程与活动,助力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


PART.01
艺术之声,感恩关怀























活动现场,来自邛崃市道佐小学 “流动少年宫” 的学生代表们,以饱含激情的诗歌朗诵《峨眉山为你放声歌唱》,伴随着清脆的童声演唱,拉开了感恩与梦想交织的精彩序幕,淋漓尽致地抒发对各方关爱的感恩之情。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歌作品承载着科学与公益的力量,该作品是中国科学院许木启教授于2024年,在“科学家进校园”成都科普行活动期间创作,他以科学家的视角,将巴蜀大地的人文情怀与公益事业的温暖力量熔铸于诗歌中,此次经孩子们的演绎,增添时代新声。这不仅是一场成果展示,更是 “学艺育美,立德树人” 理念在乡村教育领域的深刻践行。

邛崃市青少年宫教师服务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 “流动少年宫”,将优质教育资源持续输送到道佐小学。在一次次的教学与排练中,教师们精心引导,有效促进乡村青少年儿童在品德修养、审美能力、专业技能等多个维度协同进步,激励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孩子们身上洋溢着蓬勃的精神风貌,眼神中透露出成为国之栋梁的坚定决心,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自信与感恩,从乡村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PART.02
经验分享,共鉴共进























邛崃市青少年宫党支部书记、主任林琰以“倾情关爱传薪火,凝心聚力育新人”为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她围绕邛崃市道佐小学 “流动少年宫” 项目,向各位领导和嘉宾汇报了项目实施情况和总体进展,表达了对各方支持的诚挚感恩,并对项目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邛崃市青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首先离不开成都市关工委的关怀备至、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的辛勤付出,邛崃市关工委的积极奔走以及爱心企业的慷慨解囊,各方通过持续的资源投入与关怀行动,搭建起当地青少年儿童幸福成长的稳固阶梯。自项目筹备到项目实施,成都市关工委、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和邛崃市关工委,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他们多次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乡村青少年儿童的实际需求,认真听取项目汇报,积极出谋划策、优化项目机制,对此,邛崃市青少年宫的全体教师心存感激,备受鼓舞。
其次,在推进过程中,邛崃市青少年宫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设施建设、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丰富课程内容,注重特色发展,持续激发乡村青少年儿童对艺术和体育的兴趣。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孩子们课余生活愈发多彩,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优异成果。林琰主任还特别将道佐小学孩子们的学习心得带到现场分享,直观展示了”流动少年宫”对孩子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未来,相信在各方爱心力量的助力下,青少年宫将不负厚望,持续将 “流动少年宫” 项目作为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为乡村青少年儿童打开认识世界的 “窗”,种下为之奋斗的 “梦”,点亮指引前进的 “灯” ,助力乡村青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邛崃市青少年宫主任 林琰




PART.03
美育浸润 向美而行























展览区里,由邛崃市青少年宫和邛崃市天台小学共同打造的竹文化特色工艺展台格外吸睛。光滑的竹片、纤细的竹丝在师生的巧手下,变成了精美的竹编器具、灵动的竹雕摆件,作品涵盖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主题。两名佩戴红领巾的 “小讲解员” 精神抖擞,自信地向领导嘉宾们介绍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工具使用和灵感来源。他们清澈的讲解,让大家深入领略到竹艺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以及乡村孩子们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现场还有邛崃市 10 所中小学师生共同创作的 80 份艺术作品,作为饱含心意的礼物,送到领导嘉宾手中。这些作品均来自于邛崃市教育局中小学艺术工作坊,包含风筝、扎染、竹艺、泥塑、根果、纸艺等种类。一件件别处心裁的创作,是乡村美育教育成果的有力见证,承载着乡村孩子对世界的感知与独特创意,跨越乡村与城市的距离,成为邛崃城市文化别具一格的标签,充分彰显出乡村青少年教育所蕴含的无限潜力。

此次会议搭建了一座交流互鉴的桥梁,促使邛崃市青少年宫持续学习先进理念,汲取前行力量,不断优化服务机制,提升服务品质,同时也为受到关怀的邛崃乡村青少年儿童提供了一次学习成果汇报展示和表达感恩感谢的机会。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基石。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为青少年成长成才筑牢根基的进程中,邛崃市青少年宫积极响应号召,勇当先锋,于2009年起开展“流动少年宫”项目,16年来实现了全市14个镇乡(街道)全覆盖,2023年被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评为“流动少年宫示范单位”,2024年获得“流动少年宫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多名教师荣获“流动少年宫最美志愿者”、“流动少年宫优秀辅导员”奖项。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成都市关工委、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邛崃市委市政府,邛崃市关工委、各级团委以及各爱心企业的无私支持和“政策+资金”的后援保障。未来,邛崃市青少年宫将继续带着这份爱的事业和厚重的期许,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用关爱与责任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





供稿:邛崃市青少年宫
编辑:田   洋
校对:周   淼
校审:陈立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