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明珠,这里的壁画和彩塑,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智慧。”3月29日上午,兰州市少年宫“小小孔子书院”和采薇联合中队的小小研究员们怀揣着好奇与期待来到黄河之滨的敦煌艺术馆,踏上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秘之旅。
启程:叩响千年文明之门
活动伊始,老师用简短的话语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整齐列队,目光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随着任务卡的发放,孩子们迅速分成6队,有的化身“壁画侦探”,有的担任“色彩科学家”,还有的成为“故事讲解员”。一场关于敦煌文化的深度探索,悄然拉开序幕。
探秘:在壁画与色彩中触摸历史
在敦煌艺术馆的展厅里,孩子们的身影穿梭于一幅幅瑰丽的壁画前。采薇联合中队的“神奇动物搜寻队”踮起脚尖,仔细辨认九色鹿的灵动身姿,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洞窟编号和动物特征;而小小孔子书院的“小院士”们则驻足于《九色鹿本生图》前,低声讨论着鹿王救人的细节,思考古人如何用壁画传递“善有善报”的深意。
“原来壁画是用矿石颜料画的!”一个孩子举起任务卡,兴奋地向同伴展示“色彩实验室”的发现——朱砂的赤红、青金石的湛蓝、孔雀石的翠绿……这些千年前的色彩密码,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他们围坐在展厅一角,七嘴八舌地探讨:“为什么有些颜色能千年不褪?变色的壁画是不是被‘时间魔法’施了咒语?”
协作:团队的力量与智慧的碰撞
活动中,每个小组都是一支精密的“考古小队”。组长负责统筹任务,记录员埋头疾书,汇报员反复练习讲解词,家长志愿者则化身“后勤顾问”,协助低年级的孩子们完成任务。在小组展示环节中,“小小讲解员”们自信地站到前面,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介绍洞窟的历史:“这里不仅有华丽的壁画,还藏着唐代乐舞的秘密……”
收获:分享中成长,传承中自信
探秘之旅的尾声,敦煌艺术馆外的碧草蓝天成了孩子们的“成果舞台”。各小组轮流展示任务卡,有的用彩色笔绘制了“壁画动物图鉴”,有的用情景剧演绎了《九色鹿》的故事,还有地捧着手工制作的“矿物颜料标本”侃侃而谈。老师们的点评充满鼓励:“你们不仅是研究员,更是敦煌文化的小小守护者!”
尾声: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
四个小时的探秘之旅,孩子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活动结束后,一位家长志愿者感慨道:“看到孩子们为壁画变色原因争论不休,我突然明白,文化的传承就在这样的好奇心中生根发芽。”
敦煌的千年风沙,曾掩埋过无数故事;而今天,一群孩子的眼睛,却让这些故事重新焕发光彩。这场探秘之旅,正是文化自信最生动的启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