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信息
薛海平,胡晓晴.我国校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25(2):81-90.
我国校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薛海平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胡晓晴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博士生
摘要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国校外教育发展经历了初步创立时期、整顿复兴时期、全面转型时期和高质量发展时期四个阶段,表现出在冲击下始终坚持自身公益属性、从强调社会效益到关注个体发展、从注重扩大规模到追求质量发展和从政府完全主导到多主体共同参与等变迁规律。未来,我国校外教育应强化政策引导,坚守校外教育公益属性;关注个体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加强规范管理,推进校外教育质量提升;重视协同育人,实现各主体间有效协作。
关键词
校外教育;历史变迁;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
目录预览
(一)初步创立时期(1949—1978 年)
(二)整顿复兴时期(1979—2000 年)
(三)全面转型时期(2001—2011 年)
(四)高质量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校外教育发展的变迁规律
(一)价值取向:在冲击下始终坚持自身公益属性
(二)理念导向:从强调社会效益到关注个体发展
(三)目标指向:从注重扩大规模到追求质量发展
(四)办学模式 :从政府完全主导到多主体共同参与
三、我国校外教育发展的未来展望
(一)强化政策引导,坚守校外教育公益属性
(二)关注个体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三)加强规范管理,推进校外教育质量提升
(四)重视协同育人,实现各主体间有效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