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协会工作】全国青少年宫系统美术教师跨学科教学创新与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贵州贵阳举办
最新动态
【协会工作】全国青少年宫系统美术教师跨学科教学创新与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贵州贵阳举办
2025-04-255

2025年4月14日至18日,全国青少年宫系统美术教师跨学科教学创新与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贵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青少年宫的80多位老师齐聚一堂,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创作实践与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了为期5天的高质量专业培训。

微信图片_20250415113802

微信图片_20250415113828

本次培训班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主办,全国青少年贵州活动营地承办,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相关要求,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宫美术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44f9c6ec6bce793c7145464dcf2e3e5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秘书长陈立红,共青团贵州省委少年部三级调研员郝霞出席开班式并致辞。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校外教育研究室秘书长、北京市少年宫校外教育研究室主任周立奇,全国青少年贵州活动营地副主任周万洪,贵州省妇女儿童中心主任汪富国等出席开班式。

郝霞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贵州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大家在培训期间加强经验交流,共同为促进贵州省青少年宫事业加速发展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415113809

陈立红在致辞中介绍了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心得体会,希望美术教师深刻认识美术教育在美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响应新时代美育工作对美术教师的新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以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书育人,真正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宫美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415113812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校外教育研究室秘书长、北京市少年宫校外教育研究室主任周立奇,作了题为《校外教育领域思政课融入美育教育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深入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有机结合,通过挖掘思政课中的美育元素,如革命文化中的英雄形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创新精神等,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微信图片_20250416084324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周桐作了题为数智时代青年美术教师的设计升维与自我表达》的专题分享。介绍了AI在美术教育中的多种应用方式,如通过AI生成的图像、色彩搭配等启发学生的创意,利用AI辅助教学工具优化课程设计,使美术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李显元,长期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他作了《非遗文化里的跨学科融合——以苗族文化为例》的专题分享,并带领学员们进行实践创作与课程设计研讨。在分享中,李显元详细阐述了苗族文化中丰富的非遗元素,不仅可以让学员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瑰宝,还能为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山东省青少年宫美术教师岳燃伟、全国青少年贵州活动营地美术组负责人张少华、北京市门头沟区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教师阚秋影、南昌市青少年宫美术教师邢博文、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教师胡璇等五位教师,分别作了专题分享。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方法,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展览、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等方式,营造浓厚的美育氛围;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出来。



为深度挖掘民族艺术瑰宝,推动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有机结合,4月16日至17日,本次美术教师培训团队走进贵州省平塘桥梁博物馆和丹寨县苗族蜡染非遗传承村落实地考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风调研。活动期间,老师们参观了平塘桥梁博物馆,并聆听了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关于非遗文化在美术课程中应用的讲解。

在丹寨县苗族蜡染非遗传承村落,苗族蜡染素有“穿在身上的史书”的美誉,以其古朴的纹样、天然的蓝靛染色和独特的冰裂纹效果闻名。老师们跟随非遗传承人走进村寨蜡染工坊,观摩了从采割板蓝根、制靛、画蜡到浸染、脱蜡的完整工艺流程。在蜡染传承人的指导下,老师们亲手用铜刀蘸取蜂蜡,在棉布上精心勾勒出蝴蝶纹、鸟羽纹等苗族图腾,亲身感受“以刀为笔、以蜡为墨”的传统技法魅力。参加活动的老师感慨说:“每一次落蜡都要精准控制温度与力度,这些纹样里还藏着苗族迁徙的历史记忆,这是机械印花无法展现的手工温度和文化底蕴。”老师们通过实地写生、技艺体验和与传承人交流对话,深入探寻苗族蜡染的技艺奥秘与文化内涵,为美术课程创新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元素。


微信图片_20250418085238

培训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在课堂中相互学习、充分交流,分享各自在美育与跨学科教学方面的经验和领悟。此次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调研采风与素材收集、案例与实践经验分享等几个方面,多维度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学习培训。大家纷纷表示,授课教师们深入浅出、富有创新性的讲解与指导,极大地拓展了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对美育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跨学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后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术教育工作中,将此次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探索美育与跨学科教学的创新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宫协交流部
辑:田   洋
校对:周   淼
校审:陈立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