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队员“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温州市少年宫“悦读创想营”假日营系列活动开展采茶炒茶、手工木作、阅读鉴赏等活动,带着队员近亲自然,触摸人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假日营一
植物的诗意
4月6日清明假期,在氤氲茶香与千年瓯窑的浸润中,队员们开启了一场融合亲近自然、非遗技艺与文学阅读的深度研学体验。
简短的开营仪式之后,队员身着竹编茶笠,沿着蜿蜒的田埂步入茶山。在指导师的指导下,大家学习“一芽两叶”的采摘技巧,指尖轻捻间感受茶叶的柔韧与晨露的清凉。茶树间,有人俯身观察叶片脉络,有人闭目轻嗅山野气息,将茶的知识化为真实的生命触摸。
铁锅升温,茶香渐浓。指导师演示着“抖、搭、拓、甩”的古法技艺,鲜叶在掌心翻飞,卷曲成墨绿的叶片。队员们拿出竹篓里刚采摘的茶叶,轮流感受手与铁锅的对话,有队员感慨:“炒茶像写诗,既要把握火候的节奏,又要倾注十足的耐心。”
在茶艺师的指导下,队员了解泡茶的流程、茶器的使用以及茶道礼仪。大家亲手泡茶、品茶,感受着茶香在口中的回甘,也体会到了茶道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大家还认识了瓯窑茶器,欣赏了瓯窑青瓷的温润光泽,对茶与器的结合有了更深的感悟。
假日营二
大地的气息
4月20日,队员们来到温州博物馆,一场主题为感受大地的气息假日营在这里开始了。活动通过探秘文物工艺、制作草木染纸、发掘宋代彩塑之美、制作传统矿物颜料以及文物创作转化等环节,队员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手工坊内,队员在指导师的指导下,了解草木染的原理和工艺,经过浸泡、煮沸、过滤等工序,大家将植物汁液染在纸张上,制作出了一张张独具特色的草木染纸。
为了更深入了解文物色彩的来源,队员跟着指导师学习矿物颜料的原料和制作工艺。通过研磨、筛选、漂洗等工序,亲手制作出了传统矿物颜料,感受了古老技艺的魅力。
队员利用制作的草木染纸、传统矿物颜料等材料,结合温州博物馆文物的元素和创意,完成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队员的创造力,也让历史文物以新的形式焕发出了生机。
假日营三
树木的一生
“五一”假期,队员们相聚少年宫,开展了一场以“树木的一生”为主题的假日营研学活动。
活动首站设在九山公园内,队员手持任务卡,分组定向打卡园内多处榫卯结构古建筑。在指导师的讲解下,大家仔细观察斗拱、梁柱的接合方式,记录不同年代建筑的工艺差异。队员感叹:“树木被砍伐后,还能通过榫卯技术获得第二次生命,这种连接方式比钉子更牢固,也更有温度。”
活动的压轴环节在温州市第十七中学沁木工坊内展开,工坊一直致力于开展瓯越木工研学课程,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劳作。
在工坊创始人周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了解和感受木材的特性、榫卯中十字榫的结构和作用,接着大家就开始亲手组装十字榫结构的中式窗格杯垫,并使用工具测量木料,使用手工锯、砂纸等制作杯垫外框,完成了榫卯窗格杯垫的制作。
活动以树木为线索,串联起建筑、游戏与手作三大场景,让队员在解构与重组中领略了传统木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