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主题活动】长沙市青少年宫丨小杜鹃艺术团受邀参加“天青烟蓝 非遗新传”长沙非遗宣传推广月启幕活动并举办传统文化专场演出
最新动态
【主题活动】长沙市青少年宫丨小杜鹃艺术团受邀参加“天青烟蓝 非遗新传”长沙非遗宣传推广月启幕活动并举办传统文化专场演出
2025-06-102


5月30日,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市青少年宫、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天青烟蓝 非遗新传”2025年长沙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推广月系列活动,在长沙滨江文化园杜鹃花剧场正式启幕。

在启幕仪式上,小杜鹃艺术团戏曲专业的小演员们为开幕式献上了精心编排的戏曲串烧作品《戏韵童声》。充满童趣与新意的表演,巧妙地将湖南花鼓戏的经典韵味与孩子们的纯真活力融为一体。稚嫩铿锵的唱腔、灵动多姿的身段展现了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赢得了满堂喝彩。


戏曲串烧作品——《戏韵童声》

启幕仪式尾声,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坤庭、菊花石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继武、长沙棕叶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文定、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湘剧传承人周帆、乔氏正骨手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乔寅飞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们与小杜鹃艺术团“小小非遗传承人”携手放飞“天青烟蓝 非遗新传”活动主题气球,漫天飞舞的气球与欢呼声交织,开启了长沙初夏的奇妙非遗之旅。非遗传承人与小小传承人大手拉小手,是传统文化传承中“老带新”“传帮带”的生动实践。老一辈传承人以言传身教传递技艺精髓与文化底蕴,小小传承人以朝气与创意赋予非遗新活力,这种跨代际的互动不仅筑牢了非遗传承的根基,更让古老技艺在代际接力中焕发生机。

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与小杜鹃艺术团“小小非遗传承人”携手放飞“天青烟蓝 非遗新传”活动主题气球

现场,小杜鹃艺术团带来了“传艺传心传薪火”长沙市青少年宫小杜鹃艺术团传统文化专场演出,演出汇聚了声乐、戏曲、语言艺术等多元艺术形式,打造长沙非遗宣传推广月首场文化盛宴。

声乐专业小演员们身着民族特色服饰,以地道的常德方言唱响童谣《马马嘟嘟骑》,用清脆纯真的童声还原湘楚大地的市井记忆与民俗风情。随后,小演员们用长沙方言全新演绎歌曲《南北谣》,唱出了端午食粽习俗,亲切的乡音与旋律巧妙融合,不仅串联南北传统民谣元素,更以音乐搭建文化桥梁,传递“同源共情”的家国情怀,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时代的童真活力。

声乐专业作品《马马嘟嘟骑》
声乐专业作品《南北谣》

戏曲专业的小演员带来湖南花鼓戏经典剧目《补锅》及《放风筝》选段。《补锅》以幽默生动的唱词和夸张的表演,再现上世纪农村生活的烟火气息;《放风筝》则通过轻盈的台步与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少女春日踏青的活泼情态。小演员们凭借扎实的唱功和惟妙惟肖的演绎,让传统戏曲在当代舞台上焕发光彩。

戏曲专业作品《补锅》
戏曲专业作品《放风筝》

语言专业的学员们表演情景朗诵《唐诗里的中国》,以声情并茂的演绎,将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王维的诗意融入字里行间,用抑扬顿挫的吟诵勾勒出五千年文明的绵延画卷,传递出对中华文脉的深刻认同与传承使命。

语言专业作品《唐诗里的中国》

小杜鹃艺术团的演员们用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呈现了一个又一个高质量的传统文化节目,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了本土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现场家长们感慨道:“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唱念做打、吟诵诗词,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惊喜于他们对非遗的热爱。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亲近非遗,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意义。”

合影留念

作为青少年非遗传承的实践平台,小杜鹃艺术团未来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与青少年艺术教育的融合,通过更多元的舞台表达、更鲜活的创新演绎,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青少年群体中绽放新光彩,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 end ? 


稿:长沙市青少年宫

辑:田   洋 

校对:周   淼

校审:陈立红
图片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