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由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的2025年暑期托管成长营正式落下帷幕。两期托管成长营的40名学员,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夏天里携手并肩,共同书写了一段难忘的成长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同翻开这记忆的篇章,回味那些闪耀的瞬间。
Part.1
语言浸润:
在晨读与游戏里遇见 “新语言”
晨读时间到啦!
清晨的晨读时间,学员们捧着自己带来的课外书轻声朗读。有的翻着双语故事书,有的对着绘本里的图画小声念句子,从生疏跟读慢慢到能自主阅读,晨读像一杯温水,悄悄培养着语言感知力。
英语阅荟享、英语剧绘玩以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在老师设计的 “单词接力”、“对话小剧场” 中,用简单对话完成角色扮演,没人怕说错,因为 “敢开口就是小勇士”—— 游戏成了主角,单词、对话都成了闯关的 “道具”。
课后的教室里,学员们坐在座位上专注地写着暑假作业 —— 有的演算数学题时笔尖在草稿纸上轻快游走,有的临摹语文生字时目光紧紧追随着笔画,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写得格外安心。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语言在轻松中变成能交流、能玩耍的工具。
Part.2
文化浸润中 传统与创意共舞
非遗课
非遗课上,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将传统纹样复刻在手作里,让古老的文化符号在指尖焕发新生。
国画课上,墨香与盛夏撞了个满怀——笔下的西瓜憨态可掬,仿佛能渗出清甜的汁水;勾勒的樱桃鲜红欲滴,藏着夏日的鲜活。
马赛克杯垫拼贴课上,碎彩片在巧思中重组,变成独一无二的小艺术品。
硬笔书法课
硬笔书法课上,孩子们一笔一画临摹,在老师“字如其人”的教导里,领悟笔尖的力度与心性的沉稳,每道笔锋都是成长的刻度。
Part.3
心理团辅课上 沙盘成了心灵的镜子
心理团辅课上,沙盘成为了孩子们心灵沟通的桥梁。老师温柔地引导学员们挑选沙具、布置沙盘场景,那些小小的沙具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内心世界的“代言人”。
心理团辅
课堂上,孩子们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创作,用沙粒与模型搭建出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小世界,老师在旁静静观察,偶尔轻声提问,让孩子们在沙粒的流动里,悄悄学会表达情绪、理解自己,也读懂同伴眼中的光。
Part.4
艺术律动里 歌声与舞姿齐飞
悦唱课
悦唱课上,旋律像蒲公英一样飘满教室。孩子们从识谱开始,跟着老师练气息、学节奏,把《孩子的天空》唱得清亮又活泼。
音乐律动课上,身体成了会说话的乐器。孩子们跟着节拍拍手、踏脚,用手臂划出弧线,用脚步踩出节奏,把“快乐”变成看得见的动作。在肢体的舒展里,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韵律。
街舞课上,少年气在舞步里沸腾。四拍Breaking定格的不仅是利落的动作,更是眼里的光——有的孩子从同手同脚到能跟上节奏,有的在重复练习中找到发力的诀窍,汗水滴在地板上,却笑得比阳光还灿烂。
Part.5
科技探索中 勇气与好奇同行
科技课
科技课上藏着许多“敢试”的故事:航模制作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课堂上,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水火箭和飞机模型。无人机课程里,从操控摇杆时的紧张到能让无人机绕着障碍物飞行,他们在一次次尝试中触摸科技的脉搏,仿佛握住了未来的钥匙。
STEAM课程则像一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融合的大门。孩子们制作的《小鸟进笼子》实验便是生动体现——通过裁剪、组装结构,结合光影原理让“小鸟”在拉动装置时“走进笼子”,过程中既有数学的比例计算,又有手工的精细操作。
口才课
口才课上,声音是传递力量的工具。老师从“咬苹果练开口”教起,纠正发音的圆唇与扁舌;用“看图讲故事”训练逻辑,让孩子们把看到的画面变成连贯的句子,那些从磕绊到流畅的表达,是自信在悄悄生长。
Part.6
“行走的课堂”:
让城市成为鲜活的教科书
行走的课堂
成长营把课堂搬到校外,带着孩子们触摸真实的世界——走进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他们循着“一朵棉花到一件衣服”的轨迹,看检测仪如何分辨布料的材质,听工作人员讲校服的质量标准。有孩子摸了摸检测后的棉布,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穿的校服,要经过这么多检查呀!”
研学啦!
踏入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孩子们换上小小检察官制服,纷纷化身小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穿上庄严的法袍和制服,有模有样地开始了“审判”工作。他们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从宣读起诉状到法庭辩论,每一个环节都认真严谨,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法庭之中。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同学们对法律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一颗颗法治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种下。
Part.7
能量补给站 烟火气里的小温暖
午餐时间到!
午餐时间,是孩子们一天里最期待的“能量补给站”——温热的饭菜刚端上桌,香气就弥漫了整个教室。厨房师傅们像藏着魔法,每天都变出不重样的三菜一汤;主食也总有两种选择,松软的米饭或暄软的豆沙包、糖三角等,总能挑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
更妙的是,这个时间不只是吃饭,更是孩子们的“趣事分享小天地”。有人讲着上午课时发生的趣事,有人边扒饭边说新认识的朋友,笑声混着碗筷轻碰的声音,热闹又温暖。或许是饭菜太对胃口,或许是和小伙伴在一起格外开心,每个孩子都吃得格外香——有的小口抿着汤,有的大口扒着饭,连碗边的米粒都要舀干净,脸蛋上沾着酱汁也顾不上擦,眼里满是满足的光。
这个夏天,成长营圆满收官,但40颗正在发芽的种子,早已带着非遗的温度、科技的锐度、艺术的灵气、实践的厚度,继续往更辽阔的天地生长。这段旅程,会成为他们记忆里的星光,照亮往后的日子。
在此,感谢每一位老师的辛勤耕耘,是他们用耐心接住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感谢每一位家长的信任支持,让孩子们成长有了温暖的后盾。让我们期待这些孩子,带着这个夏天的收获,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快乐生长,勇敢绽放!
【END】
供稿: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编辑:田 洋
编辑:田 洋
校对:周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