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主题活动】乌兰察布市青少年宫《循着乡音去研学:解锁故土的密码》四日研学活动
最新动态
【主题活动】乌兰察布市青少年宫《循着乡音去研学:解锁故土的密码》四日研学活动
2025-08-262





《循着乡音去研学:解锁故土的密码》

四日研学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推动乌兰察布市广大青少年儿童有型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倡导青少年儿童热爱家乡,8月16日由团市委主办,乌兰察布市青少年宫协办的《循着乡音去研学:解锁故土的密码》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一场为期四天的研学之旅,踏上乌兰察布这片热土,带着孩子们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触摸家乡的温度。

 

 乌兰察布的风,带着草原的辽阔与麦香的醇厚;乌兰察布的景,藏着火山的沧桑、星空的璀璨,更刻着代代相传的乡音与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此次旅程的精彩吧!


01.四子王旗

在大爱与星空下,读懂“家”的分量

研学的第一站,是被草原与星辰眷顾的四子王旗。车行途中,成片的向日葵花海铺向天际,金黄的花盘追着太阳转动,老师们早已备好科普手册,孩子们边看边听,原来这“追日”的背后,藏着植物向光性的科学密码。



三千孤儿入内蒙

走进四子王旗,“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在都贵玛老人的事迹里变得鲜活。老师们声情并茂得讲述了那段特殊岁月:上世纪60年代,草原母亲们用乳汁与爱,哺育了来自南方的孤儿。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着“草原额吉”的故事,眼里闪着泪光——这或许是他们第一次懂得,“家”不止是血缘,更是跨越山海的守护。






                          

航天飞船着陆

当脚步迈向航天飞船着陆场,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工作人员指着远处的标记,告诉孩子们:“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这里迎接过无数航天英雄回家。”



四子王旗科技馆里的互动体验、化石埋藏馆里的“考古探险”,让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非遗传承人史静波老师带来的蒙古族传统绘画课上,孩子们用色彩描绘蒙古包与草原,老师们在一旁细心递上颜料,像孩子们传递:“把家乡画进心里,走到哪儿都带着根。”

    

傍晚的格根塔拉草原,夕阳为草原镀上金边。这里是《国家的孩子》取景地,风吹过草地,仿佛还在诉说那些关于爱与归属的故事。孩子们奔跑着,老师们举着相机,定格下他们与草原相拥的瞬间。

02.察右后旗

在大地的脉搏里,种下探索星空的种子


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是一场与地球对话的冒险。老师们细心的讲解火山的地貌、成因,孩子们蹲在火山岩旁,听着岩浆冷却的故事,手里的玛瑙石仿佛也有了温度——“这些彩色的石头,是火山喷发时大自然的馈赠。”

捡玛瑙、抓蚂蚱,孩子们在旷野里撒欢,每个人都兴奋的展示着他们的“战利品”;穿上网红宇航服拍照时,大家笑成一团,仿佛下一秒就要登陆火星。







    



  

夜晚观星



最让人期待的,是星空营地的夜晚。专业的观星设备旁,工作人员和天文老师一起,教孩子们辨认猎户座、大熊座,当流星划过夜空,尖叫声里藏着对宇宙的无限向往。

   

03.兴和县

在匠心与自然间,学会温柔以待


兴和龙兴陶瓷园,是一场指尖上的修行。拉胚机转动起来,泥土在手中慢慢成形,满身的泥浆恰是最质朴的快乐!“这是釉下彩绘,要先画再烧哦。”陶艺师傅耐心指导,孩子们专注的绘画着自己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从灌浆到烧制,孩子们见证着泥土变瓷器的奇迹,也读懂了“匠心”二字的重量。

  

 



放生活动

涝利海的水边,生命教育正在悄然发生。老师们早已备好小鱼,孩子们轻轻捧着,眼里满是不舍。“放它们回家吧,这样才能让它们自由自在的玩耍。”在引导下,小手一松,鱼儿游向深处,孩子们的笑容里,多了份对生命的敬畏。


心灵最宁静的港湾



责任与担当:教育最好的样子


夕阳下,孩子们沿路捡着游客乱扔的垃圾,尤其是兰昊东和王达梵两位小朋友,将路上的烟头都捡的一个不剩。这份担当与责任感为我们展现了教育该有的样子。



04


丰镇市:

在烟火与欢笑中,收获成长的甜





绿康源生态农业园

    


绿康源生态农业园,是欢乐的海洋。团体游戏里,孩子们为了赢互相打气,老师们在一旁当裁判,笑声此起彼伏;采摘有机蔬菜时,大家比着谁的黄瓜更直、谁的番茄更红,咬一口,新鲜的汁水溅在脸上。

心中有阳光 眼里有风景

研学活动 成长的必由之路

学会独自飞翔 独立生活

心中有阳光 眼里有风景





团队合作

    

 

下午的月饼制作课,藏着老手艺的智慧,孩子们真正知道了为什么丰镇月饼没有陷,还这么好吃。土炉旁,老师傅讲解着“没有烤箱的年代,先祖怎么烤月饼,怎么实现烤箱的上下火”,孩子们揉面团,把月饼送进炉子。当香气飘出,咬一口热乎乎的土炉月饼,甜在嘴里,暖在心里。孩子们把舍不得吃的月饼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一份感恩藏在心里。

    

动物园的欢乐时光


投喂小动物环节,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模仿小羊“咩咩”叫,跟小兔子说悄悄话,学着猴子的样子与它们沟通,鸵鸟、孔雀、羊驼,直到集合时,还有孩子拉着小兔子的耳朵不肯走:“明天还能来看它们吗?”
















04.结营仪式

藏在寄语中的爱

结营仪式上,每个孩子都获得了一个这次研学中属于自己的称号,“最有担当小勇士”、“团宠小精灵”等等,这是孩子们送给伙伴们最高的赞誉。老师们让爸爸妈妈们为孩子们写了一份寄语,文字中满满的都是爸爸妈妈的爱与牵挂,孩子们听得热泪盈眶,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爱。





四天三晚的快乐

四天的研学之旅,在孩子们的恋恋不舍中落幕。乌兰察布的风,吹过花海、火山、草原与农田,也吹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各位老师们从路线规划到安全保障,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每一段旅程,从知识讲解到贴心照顾,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护航”的意义。或许多年后,孩子们会忘记某块玛瑙的形状,却会记得草原上的星空、陶瓷上的色彩、月饼里的香甜,以及那些带着乡音的守护与陪伴。因为这场研学,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关于家乡、关于成长、关于爱的启蒙。乌兰察布的美好,早已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根。

快乐不散场

接下来团市委将继续开展《循着乡音去研学:解锁故土的密码》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开发乌兰察布市其它旗县市区的研学资源,探索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让全市青少年儿童在研学中走进家乡的老街古巷,了解家乡的文化脉络,听着祖辈流传的故事,尝着熟悉的家乡味,感受着独特的民俗风情,进而从心底里热爱家乡、眷恋故土。这种情感不仅能滋养个人成长,更能汇聚成建设家乡、守护家乡文化的力量。



稿:乌兰察布市青少年宫
辑:田   洋 

校对:周   淼

校审:陈立红
图片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