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东城区教育大会召开。主题为“凝心聚力 守正创新 全力推动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曹文军,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正局级领导周德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王素琴,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永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董竹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洪荣,北京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孙其军,北京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方中雄,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献森,区委副书记王达品,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华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王永民,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李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扬,区人大副主任赵秋洁,副区长任江浩,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朱博力,副区长王佑明,副区长胡异峰,副区长何兴达,区政协副主席贾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马根以及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马宪平,中国科技馆副馆长尹霖,中国民用航空局人事科教司副司长邸维光,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关服务局局长殷军,光明日报社北京记者站站长董城,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周玉玲,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刘赵淼,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洛忠等领导、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出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代表,媒体代表及全区各委办局、街道、区属企业,教育系统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党风廉政监督员、特邀监察员,教育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政府督导室督学代表,教师代表,相关资源单位代表,驻区企业代表等近600人现场参会。区教育系统各单位以线上直播形式在各分会场同步观看大会。
王嘉毅指出,四十多年来,东城教育秉承“三个面向”的时代使命,守正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希望东城区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盼,将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的“东城实践”,奋力走在谱写教育强国新篇章的最前列。李军锋表示,首都教育、东城教育将进一步深入学习教育部工作精神和指示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东城教育取得的成绩,指出东城教育逐步形成“厚重、笃实、沉稳、守正、自强、卓越”的鲜明特质。希望未来东城区在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当好排头兵,为首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更多首创性、引领性实践经验和制度成果。
王达品解读《北京市东城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任务清单(2026—2030年)》。部署了十项“新”任务,内容涵盖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大力推进科学教育、积极探索区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高位统筹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用、提升高位优质均衡、加强终身学习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进一步凝聚共识,举全区之力,高位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确保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展现东城担当,在北京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进程中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王佑明发布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健康·发展2030” 工程。东城教育始终坚持“健康第一”“身心两健、全程守护”,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北京市《身心健康二十条》《体育八条》基础上,依托十年以来“健康·成长2020”工程和“健康·提升2025”工程打下的坚实基础,实施“健康·发展2030”工程。聚焦“食”力提升、“睛”彩未来、数智强体、极限突破和心育护航五大行动,致力于为学生终身幸福和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曹文军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将持续深化与东城区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教育合作,积极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共育、优质课程资源衔接共享、干部教师队伍协同共进、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教育实践研究相融共创,谱写区校合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馆长杨家毅表示,将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服务属地教育事业;深挖红色资源内涵,构建“大思政课”教育体系;深化馆校协同合作,与区内学校精准对接,助力东城区大思政课体系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锋表示,多年来,教育作为优先保障领域,资金投入稳步增长,资金效益不断提升。未来,将进一步扛起责任、主动作为,优先保障,让教育投入更有力度;聚焦关键,让资金使用更有精度;创新机制,让资金效益更有高度,为教育强区建设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和平里街道工委书记崔旭表示,街道将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以首善担当强化资源支持和服务保障,以首善责任坚决筑牢平安校园防线,以首善标准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共育共建共赢新格局,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努力打造具有和平里特色的教育实践范例。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薛丽霞表示,二中教育集团瞄准从优质均衡“高原”向拔尖创新培育“高峰”的系统跃升,以“构建支撑新质人才竞相涌现的高质量育人体系”为使命,全面融入首都功能定位与区域发展大局,着力营造“空气养人、以境化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生态,未来要在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建设中贡献更多二中力量。
孙新军做《凝心聚力 守正创新 全力推动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报告。全面总结东城教育在党建引领、优质均衡、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系统部署未来五年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目标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共同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东城篇章。
他指出:东城教育始终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形成了“胸怀大局、赓续传统、锐意改革、活力涌动”的独特品格。作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先行示范区,东城依托深厚的古都文脉与红色文化根基,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以“盟贯带团”模式推进学区制改革,全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在“双减”背景下,校内提质增效与校外规范治理并重,高考本科上线率长期稳定在九成左右,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线率六成左右;率先布局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建成10所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校,开发双师课堂、AI作业分析等百余项创新应用,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东城方案”。同时,东城深化东西部协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33所学校与受援地结对帮扶,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彰显核心区教育担当。
锚定2030年基本建成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目标,孙新军提出要突出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把牢教育方向,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二是站稳人民立场,持续构建优质均衡教育服务体系。三是服务发展大局,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四是坚持铸魂强师,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干部教师队伍。五是加强开放交流,不断提升东城教育辐射力影响力。六是强化协同联动,有效打造多元共治教育发展格局。
此次大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吹响了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全区上下将锚定目标、锐意进取,以“滴水石穿”的韧劲、“奔竞不息”的干劲、“敢为人先”的闯劲,举全区之力打造更有温度、更高水平、更强影响的东城教育,用实际行动书写以教育助力强国建设、首都发展的辉煌篇章!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等支援合作地区,以及雄安新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等地教育部门及结对学校线上参会。
校对:周 淼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