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建功新重庆 梦想启新程”重庆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成果展演季活动在南岸区施光南大剧院举行。来自全市近20个区县的600余名师生同台献艺,用合唱、舞蹈、朗诵、情景剧等形式,展现新时代重庆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主办,重庆青年报社承办,重庆市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协办。
伴随着交响乐《我爱你中国》,舞台大幕徐徐拉开,观众席掌声雷动。随后,由江津区青少年服务中心、铜梁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王若琦名师工作室带来的开场节目《龙腾新重庆》正式登场,龙舞、旗舞与鼓舞交织,鼓点激昂、舞姿矫健,点燃全场热情。
整场展演分为“记忆传承”“奋进成长”“梦想未来”三个篇章。
在“记忆传承”篇章中,人物专访节目《少年宫的时光机》通过跨时空讲述,重现了几代人共同的少年宫记忆。
重庆市少年宫带来的《酷乐》,一场中西器乐与声乐的跨界碰撞,用全新视角演绎经典旋律。
由南川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荣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呈现武术与跆拳道融合的《少年中国》铿锵有力,展现青少年文武双全的风采。观众席中,不少老教师动情地说:“看到孩子们接续我们走过的路,特别感慨。”
“奋进成长”篇章则将民族团结和传统文化搬上舞台。璧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石柱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彭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带来的舞蹈《石榴籽一家亲》展现各民族少年手挽手、心连心的深情。
涪陵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武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合奏《民乐新声》,以古筝、箜篌、二胡、扬琴等传统乐器,奏响新时代旋律。
万州区青少年宫、大足区青少年宫和忠县青少年宫表演的非遗融合节目《小戏骨》,更是把川剧、忠藝剪纸、华服展示搬进舞台,令非遗传承焕发新彩。
“梦想未来”篇章充满青春与科技气息。南岸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永川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王科术名师工作室、刘鹏名师工作室、铜梁龙少年团将轮滑、街舞、啦啦操、足球等项目汇聚成《青春正燃时》,表演活力四射,展示青少年体育的无限激情。
秀山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陈力名师工作室、张世轩名师工作室和刘娟名师工作室带来互动节目《别开生面的校外课》将科技实验与舞台魔术结合,赢得观众阵阵惊叹。
朗诵与合唱《致2035》,渝中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北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渝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学生们书写对未来的憧憬,寄语十年后的梦想与担当。
剧场外,时光回廊展区、互动展区和区县特色展位人潮涌动。市民们在展览中重温市校外联的发展历程,体验互动装置的乐趣,感受20余个区县带来的教学成果和非遗文化展示。
自展演季启动以来,全市有近30个区县报送70余份视频作品,涵盖声乐、舞蹈、器乐、科技、语言等门类。这些作品将从10月起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展播,让更多青少年和家长共享成果。
在全场大合唱《向上吧少年》中,展演落下帷幕。观众们起立鼓掌,久久不息。许多学生代表表示,将把舞台上的收获化为成长的力量,立志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展演,更是一次思想洗礼。”重庆市校外联相关负责人表示,25年来,市校外联始终以政治引领为魂,以公益服务为本,以教育均衡为责,让越来越多青少年在校外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目前,全市已形成覆盖城乡的四级校外教育阵地网络,建成市少年宫、市儿童活动中心、53个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100个社区微型少年宫和1053个青少年之家,总面积超过35.2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从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到青少年军事夏令营,从书画影大赛到“红岩好少年”培育工程,从假期托管服务到名师工作室建设,一系列品牌活动和服务体系不断丰富,累计惠及数百万青少年,成为陪伴和引领一代又一代重庆少年成长的重要平台。
来源:重庆青年报 编辑:田 洋
校对:周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