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走进森林】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丨探秘热带雨林,关注森林碳汇——双碳研学直通车走进云南,沪滇青少年携手保护生物多样性
最新动态
【走进森林】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丨探秘热带雨林,关注森林碳汇——双碳研学直通车走进云南,沪滇青少年携手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08-0718


在2024年7月24日至8月1日,沪滇青少年雨林低碳生态研学营活动在云南省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中福会少年宫的30名营员,他们与云南本地的学子携手,共同参与了以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内容的研学活动。    

活动期间,营员们先后探访了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及西双版纳野象谷等地,围绕热带稀有物种的保护与研究、野象的救助与保护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习与探讨,实地领略了云南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就。

研学营的启动仪式于7月25日在西南林业大学隆重举行。仪式上,云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的正高级工程师厉云主任发表了开营致辞。厉主任在致辞中强调,热带雨林作为地球的“肺脏”,每日吸纳大量二氧化碳,对于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她进一步指出,青少年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亟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特别是青少年的积极参与。他寄望通过此次研学活动,能够让青少年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在未来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中坚力量。

此次沪滇青少年雨林低碳生态研学营活动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包括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州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等多个重要单位和机构。





 “

01

五感沉浸式体验   

感受热带雨林奇观






云南,以其“动物王国”与“植物王国”的盛誉闻名遐迩,同时亦是我国特有物种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7月25日,沪滇两地的青少年携手踏入了西南林业大学的生态博物馆,亲临其境地观察了众多珍稀标本。这些标本宛如时间的信使,静静地传递着动植物生长繁衍的奥秘。青少年们被这些生动且真实的展示深深吸引,不时发出惊叹之声,对探索自然奥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热情也随之悄然萌生。

7月26日,沪滇青少年队伍转至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这里,他们得以近距离观赏并了解超过600种的热带花卉植物。学生们边走边看,积极提问,而随行的教师则化身为行走的百科全书,耐心解答,并引导学生们重点关注热带气候对植物形态的影响,以及虫鱼鸟类与植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共生关系。

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的初步感知,学生们对热带气候下常见的动植物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随后,在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浙昆教授,以《热带雨林探索记》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座。周教授详细阐述了热带雨林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态价值,帮助学员们深刻理解热带雨林在现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动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讲座结束后,周教授亲自带领学员们进入中国科学院古生态组实验室,让他们亲眼目睹了教科书中提及的珍贵化石,并介绍了前沿的研究课题与成果,展现了古生物学研究的广阔视野与深厚底蕴。


最后,学员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前往“沟谷雨林”进行实地考察。在这里,他们亲眼见证了高耸入云的树木、巨大宽厚的板根、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等自然奇观。

同时,他们也亲眼目睹了植物间的“绞杀”现象、攀爬的“空中花园”、奇特的“老茎开花”等生态现象。在雨林中,他们闻到了特有的草木气息,感受到了空气的湿润,听到了远近不同的虫鸣鸟叫。

这些奇特而壮观的场景让不少学生兴奋不已,他们纷纷拿出相机拍摄记录,并感叹于雨林生物生存的智慧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02

观察·比较·思考    

日夜探索大不同

在7月27日至28日期间,学员们深入探索了热带植物园的奥秘,重点开展热带雨林的鸟类、鱼类及特有物种的野外观察活动。活动前,学员们细致研读了研学手册,充分掌握了西双版纳地区常见及特色物种的知识。在户外考察时,学员们两两合作,利用望远镜精准捕捉树梢上的明星鸟类——斑头鸺鹠,并近距离观察了鹊鸲家族间的互动行为。同时,学员们还深入了解了本土鱼类的多样性和特征,并亲眼见证了飞鼠、飞蛙、飞蛇等热带雨林特色飞行动物的风采,以及形态逼真的拟态昆虫。

除了室内学习与户外观察,在热带植物园内还举办了一场集知识与协作于一体的寻宝活动。上午,各小组将密码小球巧妙藏匿于植物园各处,并绘制详尽地图、留下植物学线索。下午,各队则根据“藏宝图”与线索展开激烈竞争,寻找密码小球以开启百宝箱。随着最后一支队伍成功打开百宝箱,植物园内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欢笑。

日间游览已令人目不暇接,而夜间探访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鉴于地球上超过半数的动物具有夜行性,学员们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分别在昆明郊区、西双版纳植物园及亚洲象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体验了夜间探险的乐趣。夜幕低垂,自然世界展现出别样的魅力。微风轻拂,虫鸣四起,萤火虫在树林间翩翩起舞,星空璀璨夺目。电筒光下,黄金蚁辛勤工作,草丛中昆虫的眼睛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令人叹为观止。

在另一个夜晚的活动中,学员们踏入溪流,手持探照灯与网兜,全神贯注地捕鱼。各小组或集或散,各展所长,竞相展示捕鱼技艺。活动结束后,学员们将捕获的鱼类悉数放回小溪,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保护。

在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学员们深入丛林,感受浓厚的夜色与丰富的自然声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员们有幸近距离观察到了中国珍稀的栗鸮与小仙鹟。据鸟类专家介绍,全球能亲眼见到栗鸮的人数不足一万,因此此次夜间探险的意外收获让学员们激动不已,成为他们研学之旅中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

03

深入亚洲象保护故事   

探索人与自然共处真谛

亚洲象,作为亚洲大陆现存体型最为庞大的陆生野生动物,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明确列为濒危物种,其生存状况备受全球关注。多年来,云南省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性保护措施,有效保护了亚洲象的栖息环境,使其种群数量实现了从约100头至约360头的显著增长。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人类与亚洲象之间从冲突到和谐共处的智慧转变,也彰显了人类社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积极努力。

7月29日至31日,沪滇两地的青少年代表齐聚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西双版纳野象谷。该区域作为中国首个以动物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更是传播环保理念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学员们通过一场生动有趣的亚洲象科普表演秀,深入了解了这一庞大生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期间,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的志愿者们向学员们讲述了多个野生亚洲象的救助故事。这些看似笨拙实则充满灵性的动物,实际上拥有着与人类相似的丰富情感世界和高度发达的社会结构,它们的生存状况与未来命运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关注、理解和保护。

在“象爸爸”的悉心陪伴下,学员们有机会与大象依拉一同漫步于山野小径之间,近距离观察并体验亚洲象的生活环境。此外,他们还参与了依拉的体检活动,包括检查其口腔与牙齿健康状况、观察皮肤状态以及测量身高与体温等。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学员们对亚洲象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值得一提的是,学员们还探访了位于保护区附近的古老村寨——香烟箐村。通过采访当地村民并了解他们与野生象群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以及防象柱、食物投放区、生态走廊等保护措施的设立情况,学员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生动实例不仅展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也为我们今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结营典礼上,学员们以团队为单位,采取戏剧、舞蹈、歌曲、视频、演讲、及学术讨论等多种方式,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各自的学习成果,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每位学员均积极参与,共同见证了这一温馨而意义深远的时刻,并向指导老师们及团队成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为期九天的研学活动,沪滇两地的青少年深入探索了热带雨林的奥秘,亲身体验了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深入了解了雨林生物的生存智慧,并对亚洲象保护工作的艰辛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守护生物多样性、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热情与决心。我们期待这些青少年在未来能够持续传递这份信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

 “

营员体会

01

在这次绿色之旅中,我们获得了毕生难忘的宝贵经历。在西双版纳这片神秘而脆弱的雨林中,我们不仅近距离观察了自然界的精妙运作,见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对“低碳生活,生态平衡”的理念有了切身的体会。

——朱倪

02

在此次研学中,我感受到了热爱与友谊。在云南的野象谷,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亚洲象的知识,也跟着“象爸爸”们的脚步走近亚洲象,感受保护亚洲象的不易。

——赵一堂

03

我们见识到了热带雨林的神秘色彩、品尝到了傣族人民的特色美食、更是学到了云南独有的文化与知识。在西双版纳度过的几天中,我们与大象的近距离接触,在植物园的观察学习都让我们赞叹不已,也使我们更加意识到大自然的脆弱需要我们人类的共同呵护和保护。

——朱宸昊

04

大自然将惊喜赐予我们,触动我们心灵中关于美好和生命的共鸣,这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为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我们都有义务守护生态平衡,保护脆弱而美丽的热带雨林,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邢秋涵

05

西山上的昆虫,百花园里的红花西番莲,野象谷的野象等。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了突如其来的大雨,在野象谷搭帐篷露营,晚上在水中摸鱼,这一切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朱雨轩

06

我们去到了西双版纳,晚上进入了植物园夜探看到了许多的动植物,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在植物园中头灯全部关闭,抬头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星空,天上的星空闪闪发光好似一个个发光的眼睛。在整个研学途中,只要我们喝的水瓶子随便乱丢,老师便会来提醒我们,这一举动加深了我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也提升了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

——孙珺涛


-END-


供稿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编辑:田   洋

校对:周   淼

校审:陈立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