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节气之寒露
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传统文化启蒙主题课程
周泽伊
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语言表演教师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带“露”字的节气有两个,一个是秋分节气前的白露,另一个就是秋分节气后的寒露。白露是炎热到凉爽的开始,寒露却是凉爽到寒冷的转折,这三个节气相连,记录了一段夏季与秋季交替的冷暖变化。
每年10月8~9日,太阳位于黄经195°时是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寒露如玉,夜凉似水,草木之间,生出莹莹一地露水。正如谚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过后,日照减少得更多,热气慢慢褪去,寒气渐渐增加,昼夜温差变得更大,北方的空气也随之干燥起来。
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的生物标识,寒露时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且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深秋天寒,雀鸟都销声匿迹,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想象飞物化为潜物,是古人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在寒露时节,菊花开始出现黄色的花朵,这是秋季的重要物候之一。雀入大水为蛤后五天,即寒露后的第三个五天。菊花是秋季的代表性花卉,其盛开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秋天的成熟和丰收。同时,菊花还具有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精神象征。
上香山,赏红叶
在寒露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往往是更加适合观赏红叶的,尤其是黄河以北,比如上香山,登高远望,层林浸染,漫山的红叶好似彩霞,如诗如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每在江南地区,人们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校审:陈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