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
种
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芒种三候
一侯螳螂生
二侯鵙始鸣
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而“种”字,则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芒种时的农事活动特别繁忙: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南到北逐渐拉开了麦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时候。在这个时节,农民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抢收小麦、油菜等作物,同时又要忙着播种水稻、玉米等秋季作物,一片繁忙的景象。
芒
种
养
生
起居养生中国人自古注重养生,讲究的就是“与时俱进”,到了芒种,因为昼长夜短,要晚睡早起,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中午小憩一会儿缓解疲劳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俗话说:“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
人们的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在芒种节气里要注意增强体质,养生重点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
芒
种
民
俗
MANG ZHONG
“送花神”:为花神饯行,把丝绸带系在花枝上,表示对“花神”的感激之情。
“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嫁树”:河北某些地方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安苗”:在皖南人们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供品,祈求五谷丰登。
“煮 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晒 虾 皮”:在这时候,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忙于晒毛虾。因到了芒种季节,毛虾正值产卵期,体质正肥,肉质正实,营养价值更好。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
芒
种
诗
词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绿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晴。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春夏之交衰病相仍过芒种始健戏作》
南宋:陆游
药里关心百不知,可怜笔砚锁蛛丝。
倒壶犹有暮春酒,开卷遂无初夏诗。
户外逢人惊隔阔,灯前顾影叹支离。
痴顽未伏常愁卧,鼓缶长谣乐圣时。
《水稻》
刘奕彤,7岁 洪艺采,7岁
《小麦》
曾雨辰,6岁 彭也清,6岁
一候《螳螂》
郭云格,6岁 梁坤盈,7岁
二候《伯劳鸟》
罗知妍,7岁 洪熙蕾,7岁
《青梅酒》
陈学文,7岁 姚怡薇,7岁
节气花《金银花》
李若祯,8岁 魏苏言,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