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节气之芒种
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传统文化启蒙主题课程
今天是6月5日,农历四月廿九,快来和赵轲老师一起来品读“芒种”节气吧~
赵 轲
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语言表演教师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
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芒种节气预示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它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忙着种”预示着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螳螂生的意思是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鵙指伯劳鸟,喜阴的它现身枝头,感阴而鸣,好像在诉说春之离愁,也似在畅想夏之诗意。
到了6月16日至6月20日,随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端午过去,能学各种鸟叫的反舌鸟,和一些雀鸟,都开始不再发声鸣叫。
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
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至,仲夏始
愿你
“芒”有所获,“种”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