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主题活动】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丨“星光引路·少年志”讲述国之脊梁的科学人生——钱学森
最新动态
【主题活动】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丨“星光引路·少年志”讲述国之脊梁的科学人生——钱学森
2024-12-1222


星光引路

少年志

讲述国之脊梁的科学人生









院士名片


钱学森

生卒年:1911-2009

籍贯:浙江杭州(生于上海)

身份:应用力学家、航天工程专家、系统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语录


我很高兴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我不打算再回美国,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科学工作千万不能固执己见。缺乏勇于认错的精神,是会吃大亏的。




院士故事



钱学森24岁时赴美留学,成为著名科学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这天,钱学森来拜访导师,从背着的沉甸甸的书包里,抽出一沓博士论文手稿,请导师指点。

冯·卡门满怀期待地打开了钱学森的博士论文,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便微微皱了起来。几个月前,在确定论文选题时,冯·卡门已经给爱徒点明了思路,钱学森只要根据他给出的指示,经过努力就能完成一篇出色的博士论文。可现在捏在他手里的这篇论文,明显没有按他的思路“出牌",完全是另起炉灶。









“你这是何苦呢?”冯·卡门的眉头越皱越紧。他倒不是责怪爱徒没有听他的话,只是不明白钱学森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老师,是您说的,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捷径……”

“所以你就绕过了我给你指的捷径,自己从荆棘丛中开辟了一条小道。”冯·卡门笑着打断了钱学森,但很快又替爱徒担忧起来,“文稿是没问题了,可你要把思路理清楚。那些负责答辩的教授们可不是好对付的。 

“老师,思路在这里。"钱学森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沓又一沓稿纸,“这是草稿,这是初稿,这是修改稿,这些是草图。”









一沓沓稿纸整齐地排列在冯·卡门面前,就像是钱学森研究时留下的一个又一个清晰的脚印。那些数学公式的推导,数字的反复演算,每一次为论证数值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推倒重来……钱学森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记录。冯·卡门从这些手稿中清晰地看到了爱徒是怎样一步一步往顶峰攀登的。有几次走错了道,还有几次往回走了,但最终,钱学森登上了顶峰。

在美国留学工作的20年间,将每一次研究的资料、数据收集起来,再放到一个结实的牛皮纸袋里封存,已经成了钱学森的习惯。甚至连同事间传递的小字条他都不放过。那一页页手稿上,中文、英文,大字、小字,算式、图标,他都写得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是规规矩矩的。这些手稿,日后成了科学界极其珍贵的研究文献。











指导教师





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语言表演教师

韩雪


省级普通话测试员


文旅部语言测评考官


中华儿促会专家委员



供稿: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编辑:沈   军
校对:周   淼

校审:陈立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