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特色课程】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丨讲述国之脊梁的科学人生——李四光
最新动态
【特色课程】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丨讲述国之脊梁的科学人生——李四光
2024-12-26688


星光引路

少年志

讲述国之脊梁的科学人生








院士名片


李四光

生卒年:18891971

籍贯:湖北黄冈

身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语录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





院士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所需要的石油大部分依靠进口,这让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着急。1953年,李四光被毛泽东主席请到了中南海菊香书屋。

毛主席用恳切的目光望着李四光,问:“外国的学者和我国的某些学者,多少年来,几乎一致认定我国是个贫油国。他们说只有海相地层才有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而我国大部分地方是陆相地层……”



 “主席,问题不在于‘陆相’还是‘海相’,而在于有没有储油的条件,在于对地质构造规律的认识。”早在1932年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的李四光,此刻自信满满地回答着毛主席的询问,“在我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是相当丰富的。松辽平原、包括渤海湾在内的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和北部湾,还有黄河、东海和南海,都蕴藏着石油。”
听到这里,毛主席欣慰地笑了,当即做出了开展石油普查勘探的战略决策。



两年后的1955年,地质部组织了由1200多人组成的石油勘探队,开赴全国各地,在李四光圈定的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进行石油勘探。

经过四年的努力,1959年9月26日,在东北地区松辽盆地的“松基三井”站,黑色的石油在钻机下喷薄而出!这是李四光和地质勘探队员献给国庆十周年的大礼,松基三井所在的油田也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李四光再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这一回,毛主席很放松,还和李四光开起了玩笑:“李四光,你的太极拳打得不错啊。”

老实的李四光没有领会毛主席的意思,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我刚刚学的,还打得很不熟练。”

“哈哈哈……”毛主席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我说的是你那个地质力学的太极拳啊!”

李四光这才反应过来,也和毛主席一起开心地笑了起来。

的确,李四光绕开“海相”“陆相”这套理论,采用新华夏构造体系找到了石油,好比是和那些断定中国贫油的学者们打了一套漂亮的太极拳。





指导教师





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语言表演教师

高可茹


包头市播音主持朗诵艺术协会会员


“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供稿:包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编辑:田   洋
校对:周   淼

校审:陈立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